螺蛳粉z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虽然历史较短,但嗍螺和米粉在柳州传承悠久。在柳州从事40多年文物考古工作的刘文认为,从一个小的方面来说,柳州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就是一段采集食用螺蛳的历史。
40多年前,中国考古学者在白莲洞、大龙潭鲤鱼嘴等遗址发现了大量的螺蛳壳堆积物。“距今约2万年前,居住在白莲洞的‘柳江人’就开始捕捞螺类食用,并学会用火,现在白莲洞遗址内还留下当时原始人‘火烧石螺’的遗迹。”柳州市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馆长蒋金远说。
柳州螺蛳粉名声日隆,食客云集,但螺蛳粉的真正起源,可谓众说纷纭。
一:1980年代中,解放南路有家兼营干切粉的杂货店,其店员早上常拿一把干切粉,到隔壁阿婆的螺蛳摊去煮,后来又有人买来青菜调配。卖螺蛳的王记阿婆觉得此粉味道甚佳,于是就卖起了螺蛳粉。
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谷埠街菜市成为柳州市内生螺批发的z大集散地,附近工人电影院的观众散场后,喜欢在附近逛,形成谷埠街夜市。柳州人素来嗜吃螺蛳和米粉,有些夜市老板同时经营煮螺和米粉。一些食客喜欢在米粉中加入油水甚多的螺蛳汤,就此形成了螺蛳粉的雏形。
三:1980年代初期的一天深夜,几位外地人来柳州,到了一家快要打烊的米粉摊点,因骨头汤已没有,只剩一锅煮螺余下的螺蛳汤,摊主就把米粉放到螺蛳汤里煮,加上青菜以及花生等配菜,几个外地人吃后大呼好吃。摊主后来逐步完善其配料和制作,做成了螺蛳粉。
关于螺蛳粉的起源众说纷纭,已经无法考证,但几乎每一个传说都有着浓浓的“螺蛳情结”和“米粉情结”。2008年,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成功申报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时负责申遗工作的黄晓平在申报文件中写道:“将米粉和螺蛳结合起来制作的螺蛳粉,是柳州民间的一大创造,其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是柳州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西道江南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座落于山清水秀的“绿城南宁”,经过14年的不懈努力,在南宁吴圩镇坐拥3000m2独立生产厂房,总部设立在衡阳西路百力五金机电城内,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等服务于一体的米粉餐饮连锁经营企业。现旗下餐饮品牌有:柳螺源、胖子米粉、阳奶佬等三个子品牌。公司的网点立足于广西,向贵州、湖南、广东等地辐射,力图打造米粉餐饮连锁领导品牌。
柳螺源主营柳州螺蛳粉和桂林米粉,于2006年在百色平果县开设6家分店,从一家不足10人的米粉小店先后在百色、河池、贺州、南宁、湖南、云南等地开设60多家连锁分店。公司的诚信、实力和产品质量获得业界人士的广泛认可。
螺蛳粉加盟提示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